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影響機制砂干混砌筑砂漿性能的因素較多,組分是影響因素之一,其中又以細集料和礦物摻合料的影響較為顯著。
用套篩分別篩取機制砂的0.075~0.6mm,0.075~1.18mm,0.075~2.36mm,0.075~4.75mm部分用于試驗。為了消除礦物摻合料對砂漿的影響,試驗過程中同強度的砂漿保持相同配合比,只改變砂子的粒徑,以此分析單一因素最大粒徑的變化對砂漿性能的影響。

隨著最大粒徑的增大,砂漿表觀密度呈現規律性的減小。由于只篩取了部分機制砂,級配不完整,當細集料質量相同時,隨著最大粒徑增加機制砂級配劣化更為嚴重,集料空隙率愈大。而填充空隙的水泥凈漿的密度小于同體積的集料,因此在同體積條件下,大粒徑機制砂砂漿表觀密度小于小粒徑機制砂砂漿。
稠度則整體上呈現增大趨勢。相同質量情況下,砂子最大粒徑越大,平均粒徑變大,集料總表面積減少,包裹在顆粒表面的水泥凈漿需求量減少,而配合比不變,水泥凈漿量富余導致砂漿稠度增加。
保水性與顆粒細度相關,顆粒越細,保水性變好,細顆粒有利于保水性的增強。

隨著最大粒徑的逐漸增大,砂漿干縮值先降低后增高,最大粒徑為1.18mm時砂漿的干縮值最小。在齡期21d以前干縮值增加較快,隨后趨于平緩,總體來講,干縮值是隨齡期增加而增加的。在粒徑較小時集料骨架作用降低,抑制收縮的能力減弱;粒徑較大時集料級配劣化嚴重,且空隙率的增大加大了試件中的水泥漿體的含量,從而引起收縮率增大;因此砂漿干縮值先降低后增高,以1.18mm為最低點。
考慮到各粒徑砂漿的稠度不在同一水平,而實際工程應用中,稠度將作為保證施工的前提條件,應該控制在同一水平。細粒徑的砂漿稠度較低,將需要增加用水量來調節至所需稠度,這將導致強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