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常速與高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制砂工藝特點
經試驗分析, 采用常速與高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聯合制砂工藝, 設計時應注意如下特點:
(1) 常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的破碎腔體可以為“石打鐵”型亦可以為“石打石”型, 兩者沒有質的變化只有量上的變化, 但“石打鐵”型機的產砂量比“石打石”型機的產砂量高, 而且前者產砂的粒形
稍差、石粉含量較多、鐵砧的磨損多。
(2) 高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的破碎腔體最好為“石打鐵”型, 在生產破碎中其物料通過量要適當低些為宜, 原因是5~215mm石料粒徑較小、質量較輕, 要使物料破碎必須獲得較多且有效的碰撞能量。
(3) 采用2種速度的立軸式沖擊破碎機制砂,若適當增大高速破碎機進石料的粒徑, 可進一步提高成品砂中的石粉含量及降低成品砂的粒度模數。
采用常速與高速制砂的工藝目前已應用于貴州烏江沙沱水電站砂石生產系統中。該生產系統產砂總量為208152萬t, 成品砂生產量為402 t/h, 采用4臺PL9500SD常速及2臺PL8500高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聯合制砂, 經生產試驗, 該生產系統完全達到了設計效果。
影響制砂效果因素的結論
(1)在物料粒徑、含水率及破碎機轉子速度(線速度)相同的情況下, 若給料量(通過量)增加,則成品砂中的石粉含量降低而砂的粒度模數增大。
(2)當物料的含水率、給料量穩定且破碎機轉子速度(即線速度)相同的情況下, 若物料粒徑( ≤60 mm ) 增大, 則其石粉含量增加而粒度模數降低。
(3)在物料粒徑、含水率、給料量相同的情況下, 隨著破碎機轉子速度(即線速度)上升, 砂中石粉含量增加、粒度模數降低。
經理論推導及試驗驗證, 采用常速與高速立軸式沖擊破碎機聯合制砂生產工藝, 達到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系統成品砂產量與質量的目的; 同時實現“以破代磨”工藝, 使完全拋棄棒磨機制砂成為現實。
該工藝對推動機械制砂工藝的發展、提高成品砂產量與質量、降低能耗、實現環保型工廠化生產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是值得推廣的制砂工藝之一。
石子制砂工藝www.ironsand.cn